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

19.小英雄雨来(节选)

执教者:浙江省温岭市太平小学 徐海融

一、检查预习,了解背景

1.板书课题,读题。与以往课题有什么不一样?加了个“节选”

2.简介作者。

小英雄雨来的ppt_英雄雨来小报简单又漂亮8K_英雄雨来小标题

3.检查词语预习情况

第一组:晋察冀 交通员 胳膊 劫难捆绑

指名读第一排,有不理解的词语吗?重点解释晋察冀和交通员的意思。

第二组:软鼓囊囊 推推搡搡 飘飘悠悠

你能读准第二排的词语吗?

第三组:嗡嗡嗡嗡 哗啦哗啦 吧嗒吧嗒

咕咚咕咚 嘟嘟囔囔 哐啷 咔啦

嗖嗖地飞 呜呜地哭 哗哗地流

呜哩哇啦 叽叽咕咕 嗷嗷地叫

第三组的词语你会读吗?这里的吧、哇是多音字,要读准。

(1)这组词语你发现什么了吗?这些词语都是——拟声词,你看,全都是口字旁的。

(2)最后一排的呜哩哇啦、叽叽咕咕、嗷嗷地叫,都是写谁发出的声音?

“嗷嗷”一般都是描写狼发出的声音,这里却说日本鬼子“嗷嗷地叫”,又说他们“呜哩哇啦地叫”,从这三个词语中,我们就能看出作者对日本鬼子是——很讨厌的。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?

(3)指读: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,嗷嗷地说:“枪毙,枪毙!拉出去,拉出去!”

第四组:还乡河 往手里一塞

“还”和“塞”是多音字,你会读吗?

二、化整为零,概括有法

1.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?——篇幅很长,分成六个部分。

这么长的课文,我们该如何阅读呢?好心的编者在课文里添加了两个泡泡提示,你有没发现?那我们就去看看,那里是否隐藏着怎么阅读的秘密呢。

2.指名学生读第一个泡泡提示。这个提示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呢?——要边读边想,每读完一部分要及时总结。

英雄雨来小报简单又漂亮8K_小英雄雨来的ppt_英雄雨来小标题

你看,这么长的文章,全部读完了后再总结,难度太大,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六部分,一部分一部分地思考,想想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,这就叫作:边读边想,化整为零(板书)

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的部分来学习。

3.思考,这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?

除了第一自然段介绍雨来生活的环境,后面全部内容都在写——雨来游泳本领高。所以,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一个小标题——游泳本领高(雨来游泳)。

4.那这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写什么呢?——上夜校读书(雨来上夜校)。

5.请大家观察这两个小标题,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?

都是讲谁干什么,或者谁怎么样。因为故事主角就是雨来,所以列小标题时,可以把人物省略。

6.小结:找到概括小标题的方法了吗?——先想整个部分的意思,再概括成一句话,就是谁干什么,或者谁怎么样,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压缩成一个短语,也可以直接选用文中重点语句当小标题。

英雄雨来小报简单又漂亮8K_小英雄雨来的ppt_英雄雨来小标题

7.昨天大家预习时就试着列过小标题,现在,你根据所学的方法,检查你的小标题是否准确,进行修改。

8.全班交流、修改。

(3)掩护李大叔(雨来被抓了)

(4)智勇斗鬼子(鬼子审雨来)

(5)怀念雨来(河沿上的枪声)

(6)雨来没有死

9.我们还可以这样概括。(课件出示)其实概括小标题没有统一答案,多几个字可以,少几个字也可以。只要能做到语言精炼、概括准确就行。

10.你能根据这些小标题,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吗?要注意每个小标题的连接语,使故事情节连贯。

11.总结:这么长的课文都能概括下来!这主要归功于我们采用了化整为零,各个击破的方法,通过给每部分概括小标题的方式,梳理了文章脉络。

三、瞻前顾后,思考有门

1.看来课文里的泡泡提示很有用啊!那让我们看看第二个泡泡提示又能告诉我们什么阅读方法呢?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。

英雄雨来小报简单又漂亮8K_英雄雨来小标题_小英雄雨来的ppt

李大叔是谁?前面哪里提到过?大家赶紧往前翻,找找看在第几页第几段。

▲出示:

他抬头一看,是李大叔。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,常来雨来家里落脚。

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呜哩哇啦地叫。李大叔忙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的缸搬开。雨来愣住了:“咦!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?”李大叔跳进洞里,说:“把缸搬回原地方,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,对谁也不许说。”

(1)指名读这一段话

(2)原来李大叔是交通员啊,难怪鬼子要抓捕他,难怪他要躲起来。

2.比较长的故事,人物比较多,我们在阅读时有时候会记不清,这时候就需要翻到前面看一看,重新认识这个人物。这个泡泡提示告诉我们,阅读时还要做到:前后联系,瞻前顾后想一想(板书)

3.对于长文章来说,读到哪些内容时需要我们瞻前顾后想一想呢?老师来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——看前后重复出现的内容,这个内容可以是类似的情节,也可以是相同重复的语句。

4.举个例子:请大家看到第六部分。

英雄雨来小标题_小英雄雨来的ppt_英雄雨来小报简单又漂亮8K

当我们看到最后“雨来趁鬼子不防备,一头扎进河里逃走了”这个情节时,有没想起,前面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节?

(1)出示第一部分内容

英雄雨来小标题_小英雄雨来的ppt_英雄雨来小报简单又漂亮8K

(2)指名学生读红字部分。

(3)这就引发我们思考了呀——为什么类似的情节要重复出现呢?能否把第一次去掉?

——第一部分用大量笔墨写雨来游泳本领高,就是为下文雨来能成功从敌人枪口下逃脱埋下了伏笔,让故事的发展更加合理。

(4)小结。看来,阅读长文章时,我们千万不能一味地往下看,当我们读到一些前后重复的内容时,一定要做到“瞻前顾后想一想”,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。

四、瞻前顾后,感受人物和景物

1.现在,知道该如何瞻前顾后想一想了吗?接下来,就让我们运用这种方法,学习课文第四部分。出示自学要求:

默读课文第四部分,划出类似的情节或相同重复的语句,前后联系瞻前顾后想一想,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思考。

(一)三处“没看见”

1.出示雨来说的三句话:

▲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,嘟嘟囔囔地说:“我在屋里,什么也没看见。”

▲雨来摇摇头,说:“我在屋里,什么也没看见。”

▲雨来还是咬着牙,说:“没看见!”

2.再次品读第四部分,思考:雨来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?圈出关键词句,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?在旁写下你的感受。

▲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,嘟嘟囔囔地说:“我在屋里,什么也没看见。”

(1)雨来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?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。

(2)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?

(鬼子假装很温和的盘问他,还哄骗他,给他松绑,还摸摸他的头,雨来没有掉进敌人的温柔陷阱,没有上当。)

(3)指读雨来说的话,你能读出他的这种语气吗?(体会嘟嘟囔囔,体会机智。)

▲雨来摇摇头,说:“我在屋里,什么也没看见。”

(1)分角色朗读课文,你体会到什么?

(扁鼻子军官掏出糖和金戒指诱惑雨来,雨来没有,旁边的一个鬼子拿刀劈他,他也没有动摇)

(2)齐读雨来说的话。

▲鬼子打得累了,雨来还是咬着牙,说:“没看见!”

(1)雨来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?(遭到鬼子毒打)

(2)请大家圈出描写鬼子毒打的动作,并练习朗读。

(3)指名读,读出鬼子的凶狠。

(4)鬼子前面的所有诡计都已经落空,露出了凶恶的真面目,他们毒打雨来,雨来没有害怕投降。而是咬着牙说。(齐读雨来的话)

3.面对鬼子的各种招数——哄骗而不上当、诱惑而不动摇、毒打而不屈服,雨来以不变应万变,始终一句话——“没看见!”,没有透露李大叔的丝毫信息。

4.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雨来?

板书:机智 勇敢

5.让我们再次品读雨来的三句话,记住这位机智、坚定、勇敢的小英雄。

①(引读)面对敌人盘问与哄骗,雨来是这样聪明机智——

②(引读)面对敌人诱惑与威胁,雨来是这样沉着镇定——

③(引读)面对敌人凶狠与毒打,雨来是这样坚强不屈——

6.小结:同样的话一次又一次的出现,每出现一次,我们对雨来的印象就加深许多。原来,这些反复出现的内容,不仅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,还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人物。

7.除了三句“没看见”这个重复的语句,你还发现有类似的语句吗?

(二)三处:“我们是中国人,我们爱自己的祖国。”

1.出示语句:

▲此时的雨来正被敌人一顿毒打,他两眼直冒金星,鼻子流着血。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,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——“我们是中国人,我们爱自己的祖国。”(齐读)

2.我们发现这句话最早在哪里出现过?第二部分“雨来上夜校”,而且还连续说了两遍,分别是——老师教和学生跟着念。

(1)出示第二部分语句,让我们来情景再现一下当时的情况吧!

英雄雨来小报简单又漂亮8K_小英雄雨来的ppt_英雄雨来小标题

(2)分角色朗读。

3.这句话第三次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呢?

此时的雨来正被敌人一顿毒打,他两眼直冒金星,鼻子流着血。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,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——齐读:“我们是中国人,我们爱自己的祖国。”

4.课文为什么要重复出现这句话呀?

——这句话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,这几行字写在课本上,更是深深地印在了雨来的心里,也让他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对抗敌人。

5.小结:瞧,我们瞻前顾后一联系,就找到了雨来为什么那么勇敢,能成为一个小英雄的内在原因,那就是——爱国(板书)

6.齐读“我们是中国人”这几句话。

(三)三处:还乡河景色描写

1.出示三处描写还乡河的语句

▲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,河里长着很多芦苇。河边有个小村庄。芦花开的时候,远远望去,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。风一吹,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,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。

▲太阳已经落下去。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,映在还乡河上,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。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,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。

▲还乡河静静的,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。虫子在草窝里叫着。

2.这三处都是描写还乡河的景色,大家自己读一下,你觉得读的时候,心情一样吗?(不一样)——自读

3.指名读。说说,你的心情怎么样?为什么?

4. 对比品读,深入体会。

(1)这三处景色描写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?

预设:

第一处表现的是轻松、活泼的心情。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,点明雨来的家乡美。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,这样美丽的家乡,岂容敌人侵害!

第二处表现的是心情的沉重。太阳落下去以后,这里依然是那么美。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!

第三处表现的是心情的悲伤。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,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。

5.小结:简简单单的几句环境描写,同一条还乡河就变得不一样了,也衬托出人们不同的心情。这就是环境描写的作用。由此看来,成功的景物描写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。

一切景语皆情语。

6.分组齐读。

五、总结

1、通过课文的学习,雨来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,大家明白了吗?(爱国、机智、勇敢等)

2、雨来为什么能成为小英雄?大家还可以从课文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描写。(讨论交流)

有志不在年高。我们也都能成为一名小英雄。

3.小结:这节课,我们不仅认识了这样一位机智、勇敢、爱国的小英雄雨来,我们还学会了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概括长文章的主要内容,而且我们还学会了阅读长文章时的一种思考路径——瞻前顾后,前后联系想一想。

六、拓展

大家若能用今日所学的内容,去阅读《小英雄雨来》这本书的话,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!

英雄雨来小标题_英雄雨来小报简单又漂亮8K_小英雄雨来的ppt

小英雄雨来的ppt_英雄雨来小报简单又漂亮8K_英雄雨来小标题

参与评论